學校簡介
![]() |
![]() |
培華中學 |
培華中學附屬小學暨幼稚園 |
1995年,在許世元先生的不懈堅持與積極努力下,在澳門社會各界友好的大力支持下,澳門潮州同鄉會創辦了澳門離島第一間全日制中學——澳門培華中學。辦學以來,學校始終秉持“以人為本、以德為先、能力為重、全面發展”的辦學理念,緊扣教育興澳的重要使命,踐行培養學生家國情懷、國際視野的核心目標,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從單一中學發展為涵蓋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全學段的“一條龍”非牟利學校,構建起“愛國愛澳教育為主體、傳統文化傳承為特色、智慧教育賦能為支撐”的辦學體系,形成了“生本立校、科研強校、特色興校”一體多翼的發展格局。
澳門培華中學從建校初期四個年級七個班不足三百名學生、十九位教師發展至如今的兩個校區、三個校部,中學部佔地面積達2400餘平方米。小幼部佔地1200平方米。2024/2025學年在校生規模達1,800多人,教職員工約200多人,累計培養22屆幼稚園畢業生18屆小學畢業生、30屆初中畢業生、28屆高中畢業生、18屆高中職業課程畢業生。2021年學校獲評“全國創新名校”,2022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職業技術課程二等獎,成為澳門非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案例。
三十年春華秋實、培桃育李。值此澳門培華中學建校三十周年之際,圍繞生本教育、科研強校、升學育人、學科融合、學段貫通、擁抱機遇六個方面,將澳門培華中學建設發展的崢嶸足跡與奮鬥歷程編纂成冊,務求全面、真實地回顧培華的辦學歷程,展現教育成果,展望未來藍圖。
作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“生本教育理論和實踐體系研究”實驗基地,澳門培華中學始終堅持以生為本,並創造性實施構建了“基礎課程+拓展課程+實踐課程”生本課程體系,通過分層教學、選課走班、項目式學習等方式,突破傳統課堂邊界,開發校本特色課程,滿足不同學段學生的個性化需求,為學生量身定制成長路徑教學。不論小學及中學生在國際水準測試領域成績皆高於國際平均分。
學校注重德育和智育深度融合。採用多元化模式,以恆常性校園、社區及家校社合作活動,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,培養學生關心他人、關心社會的優良品質。開展“健康校園”計劃,通過主題周會、校本課程、義工服務項目等,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正向價值觀。
科研是澳門培華中學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。學校經過多年摸索實踐,逐步建立起“三中心一平臺”科研架構,包括教師發展中心、課程發展中心、多元評核中心,以及跨學科科研平臺,積極鼓勵師生參與科研。近年來,師生科研能力顯著提高、碩果累累,當中《基於自適應神經網絡演算法的大腿假肢步態訓練模擬系統的研究》獲得「2023年度人工智慧和先進製造國際會議”(AIAM2023)優秀論文獎;《Adaptive neu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for a prosthetic thigh simulation robot of gait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》獲得2024智能計算與機器人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;學生設計的「智能家居」在2023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獲一等獎;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火星救援和未來之城兩個賽項的國際組冠軍。
教師是立校之本。在每個學年學校都會開展不同類型的教學培訓,逐漸構建起一隻具備教學技能、科研能力、專業素養的高素質教師隊伍,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。
澳門培華中學根據學生發展階段針對性地實施生涯規劃教育,幫助學生瞭解個人興趣、潛能,不斷提升綜合素養。學校積極開展社團活動,幷通過舉辦閱讀周、科技周、英語周以及文體比賽等培養學生核心素質培養。學校不斷拓寬學生多元化升學路徑,通過與鄭州大學、華僑大學、深圳大學建立“優質生源基地”,共同探索優質人才培養新模式。內地高教招收澳門保送生入取率年年取得突破,在2024/2025學年參與內地保送的學生全部獲得錄取,包括浙江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、武漢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、南開大學、廈門大學、中國政法大學、北京交通大學、華中師範大學、華南師範大學等“雙一流”高校。
2005年,澳門培華中學開設職業技術課程。多年來,學校緊跟澳門特區政府“1+4”經濟適度多元產業發展趨勢,不斷優化職技課程設計。“體育運動‧體適能課程”、“會展產業及媒體創作綜合課程”、“資訊科技‧室內設計綜合技術課程”通過構建校企合作平臺、共建課程助力技能人才培養,不斷擦亮培華職技教育特色品牌。學生多次代表澳門參加國家級及世界級職業技能競賽,皆取得優異成績。2024年職業教育教學成果《澳門職業技術教育藝術類育人模式探索與研究——職業鑄就人生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,是澳門職業教育發展以來首次獲得國家級獎項。
面向未來,澳門培華中學率先實施跨學科教育,以“真實問題驅動”轉變教與學的模式,不斷開發優化跨學科項目。小幼部以“翻轉課堂”教學模式,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,將抽象的學科知識轉變成為具趣味性的實際操作,打造自主學習的新課堂。中學部推行“STEAM”課程,將科技創新與社會生活有機結合,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,以提高學生未來的競爭力。
近年來,學生在“2021WRO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賽暨澳門區選拔賽”、“MYAIR 2024 澳門青少年人工智慧及機械人大賽”、“2024 Matata World 機器人挑戰賽(澳門選拔賽)”等比賽中率獲佳績,並代表澳門特區參加“第七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”及“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資訊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” 、「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」、「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中大賽總決賽」及「世界機器人大會」,取得了優異成績。同時,學校抓住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機遇,與友校合作成立“資訊科技科教研工作小組”,開展資訊科技跨校教研活動,不斷提升教師跨學科專業素。
作為“一條龍”學校,澳門培華中學統籌幼、小、中各學段資源,突破教育學段壁壘,逐步形成“縱向延伸、橫向聯動”的發展模式。學前階段側重“感知體驗”,讓學生走進自然、親近自然;小學階段強化“思維築基”,注重學生廣泛學習和探究意識的培養;中學階段聚焦“創新實踐”,拓展學生的元認知路徑和思維模式。在2023年學校綜合評鑑的外評階段,外評小組對澳門培華中學全學段協同育人模式予以高度讚賞。
學校建立中小幼聯合教研機制,通過主題教研、教學展示、經驗交流等方式搭建起校內交流平臺,組織不同學段教師相互學習、優勢互補,實現教育理念全域貫通。在近年來的教學設計獎勵計劃中教師們成績突出,多人榮獲優等獎,培養出多位“卓越表現教師”,為澳門非高等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培華方案、培華智慧、培華力量。
近年來,澳門培華中學先後與廣州、珠海、揭陽、汕頭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學校締結為姐妹學校,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,助力粵澳兩地非高等教育協同發展。同時,學校加強與北京、上海等地小學的交流聯繫,兩地學校“心聯通”不斷加強,共用優質教育教學資源。
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師生赴內地參觀學習,親身感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和潛力,切實增強了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感,積極融入祖國發展大局,與時代同步,為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三十載弦歌不輟,澳門培華中學始終以培養具家國情懷、國際視野的新一代青少年為己任,在生本教育的沃土上深耕耘,在跨學科融合的浪潮中尋突破,在貫通培養的實踐中求創新。回首來時路,每一步都凝聚著“培華人”的初心與智慧,每個足跡都鐫刻著潮人“敢為天下先”的精神風貌。
未來的培華,必將以更創新的實踐迎接教育4.0時代的挑戰機遇,以更務實的態度譜寫澳門非高等教育新華章,以更積極的姿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以教育之力為“一國兩制”行穩致遠培育更多“愛國愛澳”棟樑之材,向著“百年樹人”的教育理想砥礪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