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環境描寫 深析文學意蘊 ——我校中學部語文科組開展教學公開課活動

分類: 校園快訊

1_b7744.JPG

        為了深化經典文本閱讀教學工作,提升教師文本的解讀能力與教學創新能力,5月10日下午,我校中學部語文科組舉辦“風雪中的無聲呐喊——解讀《祝福》的環境密碼”教學公開課。本次公開課由陳碧玲老師執教,以魯迅經典小說《祝福》為載體,帶領高一學生破譯環境描寫的深層密碼,感受魯迅筆下的環境美學。出席的嘉賓有聖若瑟大學葛贇副教授、澳門城市大學代毅助理教授、澳門中華教育會高榮良老師,以及各校教師代表及我校教師約45人。

        課堂以一段AI生成的“魯迅對話”作為導入,魯迅先生穿越百年,現身課堂,用深沉的語氣講述創作祥林嫂這一悲劇人物的初衷。這一充滿感染力的話語,瞬間打破時空壁壘,將師生帶入《祝福》創作的年代,讓大家對小說背後的社會背景與創作意圖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。在教學過程中,陳碧玲老師精心設計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,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,圍繞文章中反復出現的“祝福”場景與“雪”的意象展開討論。在思維碰撞中,學生們逐漸發現魯迅先生精心構建的環境美學,在陳老師的引導下,不僅感受到環境描寫的藝術魅力,更深刻認識到這些描寫是如何推動情節發展、烘托人物性格,以及揭示封建社會的殘酷本質。課程尾聲,魯迅先生再次現身,以充滿警示意味的話語作結,巧妙呼應開場,更將文本解讀昇華為對現實的觀照。

        課後,參與聽課的教師們開展了評課研討活動。大家對陳老師的教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,認為此次公開課教學目標明確,能夠通過AI情境創設和小組探究的生本模式,引導學生理解環境描寫與小說主題之間的聯繫,教學策略成效顯著。此次課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,更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。

        此次教學公開課活動,不僅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台,更是一次對經典文本閱讀教學的深度探索。通過聚焦《祝福》環境描寫這一獨特視角,師生共同解鎖了經典文學的深層意蘊,同時也為語文教學在AI技術融合、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。

2_3497b.JPG3_4eb1f.JPG4_085b5.JPG5_0a444.JPG6_d4afe.JPG7_5e3c0.JPG8_dd759.JPG9_9c75c.JPG10_3b033.JPG11_20e7a.JPG12_c8853.JPG13_eace7.JPG14_955af.JPG

點擊數: 9